工程围挡 “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是左邻右舍经常聚集的‘人场’,一有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,喝茶聊天、议事唠嗑、读书阅报。”日前,在单县杨楼镇苏门楼行政村魏庄村一处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内,几名群众聚在一起,手持《父母规》津津有味诵读着。 近年来,我市创新推出在党员、“五老”、文明家庭、道德模范、热心群众等所在家庭建设文明实践家庭站,由家庭站站长精心拟定主题,组织周边群众闲暇时间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、评议推选好人好事、化解家庭社会矛盾等活动,增强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责任感。 “我们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评选,这样评选出来的典型,是群众发自内心认可的,更能代表广大村民的意愿。”魏庄村家庭站站长陈凤芹说。 各家庭站还相继推出了富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宣讲品牌,像龙王庙镇刘土城村的“古镇传声”、张集镇刘寺村的“张”口说理、高韦庄镇韦洼村的“韦韦”道来、莱河镇崔口村的快“莱”听讲等,形成了“草根上讲台,乡音传理论”的家庭站宣讲模式。 “我们立足家庭站的特色优势,经常开展技术科普、孝亲敬老饺子宴、美丽庭院评选、文艺串演等活动,让家庭站成为村民们常来的学习微讲堂、娱乐微阵地。”黄岗镇二街行政村家庭站站长黄启忠说。 一个农家院,一处家庭站,一场微活动,一份情意暖。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聚集了人气,凝聚了人心,打通了宣传群众、凝聚群众、教育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 “是这里不舒服吗?”“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。”在高老家乡张武楼行政村金王楼村家庭站,站长王建雷正帮着村民按摩颈椎。 王建雷从医二十余年,始终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平安健康。 “我们乡是周边乡镇较大的芦笋生产基地,当前正值芦笋收获时节,不少村民忙碌完农活,便来到家庭站,推拿、按摩、聊天,缓解身心疲惫。”王建雷说,“我们利用家庭站人员聚集的特点,广泛搜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、难点、痛点问题,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,及时解决村民关心的烦事、难事、揪心事。” 为改变农村传统陋习,张武楼行政村村干部还时常把村民聚集到家庭站,通过村民议、村民评、村民点等方式,修订完善《村规民约》,评选美丽庭院、孝善敬老、好媳妇、好婆婆模范,对先进人物事迹在村内宣传栏中进行公开展示,塑造“人人争当先进,人人学做先进”的良好氛围。 单县在文明实践家庭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,为全市推广家庭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两年来,单县共建设家庭站2024个,其中,家庭站累计聚集人员10万人次,解决问题6000多件次,真正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城乡全覆盖,做法在全省得到了推广。 记者王振宇 (文章来源:菏泽日报) 文章来源:菏泽日报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杭州新媒体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