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谱圈 https://www.msscos.com/ 1994年6月6日,在陕西西安上空,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空难,即轰动全国的“西安6.6空难”。这是中国境内有史以来,规模最大的一场空难,整架飞机所有人员,无一生还。 对于这场空难的原因,外界说法不一。有人猜测,这次空难或与咸阳机场空地上的跪射兵马俑有关。这虽是一个迷信的说法,却令人浮想联翩,然而,事实果真如此吗? 一场大规模的离奇空难 1994年6月6日一早,西北航空的WH二三零三次航班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蓄势待发,其目的地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。当日乘坐该航班的乘客共146位,另外还有5名飞行员和9名乘务。 6月已入夏,北方的初夏多晴朗天气,6月6日这天,位于北方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便沐浴在初夏明媚的阳光之中。在任何人看来,这都是一个无比适合飞行的好日子。 飞行机组的机长、教员、副驾驶、领航员、随行工程师,像往常一样,对飞机的各项程序进行了例行检查。空乘组的工作人员则进行着对乘客的引导工作,一切都井然有序。 8时13分,这架满载160名人员的飞机,准时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,满怀期待地向目的地奔赴而去。 然而,在平稳飞行了24秒之后,航班上所有人员都感受到了一阵剧烈的抖动,这对于正在飞行中的飞机来说,是一个十分消极的讯号。 乘客们对于这阵抖动感到十分惊慌,人们对空难这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认知,谁都清楚,一旦空难发生,机上人员存活的几率将无限接近于零。 空乘人员因为职责所在,于是极力压抑住自己心底的恐惧与不安,去安抚一位位慌乱的乘客,机长李刚强及时与机场取得了联系,反馈了飞机的情况。 然而,就在乘客们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一点时,飞机机身的摆动幅度却越来越大,除此之外,飞机还出现了奇怪的声响。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,这种态势丝毫没有好转,反而愈来愈糟。机长与副机长尝试了各种办法,试图让飞机稳定下来。然而,在进行了一切可行操作之后,收效甚微,飞机状况继续恶化着。 8时18分,在人工操作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情况下,机组人员接通了自动驾驶仪,试图让飞机自行做出改正。五秒之后,非但没有好转,飞机的摆动幅度反而更大。见状,机组立马关闭了自动驾驶仪。 8时21分,经验丰富的教员将副驾驶替换下来,与机长共同操作飞机。但显然,飞机此时的情况,超出了机组所有人员的经验范围,飞机不仅摇摆幅度加剧,并且驾驶舱内还响起了飞机倾斜角度过大的警报。 此时,飞机上的乘客处于极度紧张的情绪当中,机组与机场的联系愈加频繁。机场在第一时间展开行动,相关技术人员迅速赶到指挥现场,试图通过远程指导帮助机组人员改变困境。 除此之外,WH二三零三次航班周围的空域也被清理出来,以免飞机在失控状态下,与其他航班发生撞击。可以说,机组人员与机场人员都已竭尽所能。 然而,不幸的是,这些努力终究没能挽救这架飞机,8时22分,飞机猛地向左翻滚起来,并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向下俯冲而去,飞机上的警报声不绝如缕。 飞机迫降速度极快,已经远远超过了飞机额定的承受能力,飞机上的乘客经受着巨大的过载。 几十秒之后,飞机上的黑匣子停止了记录,这架飞机终究没能摆脱空难厄运,在2884米的高空解体。至此,西北航空WH二三零三次航班的空难事故就此发生,机上160人,无一生还。 溯源调查一时陷入僵局 这架飞机坠毁在了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9公里的鸣犊镇。空难发生后,航空事故调查员立刻前往事故发生地点搜寻幸存者。 在调查人员到达现场之后,触目惊心的一幕映入眼帘。到处散落着飞机焦黑地烧毁的零件,依稀能看到一些残破的现金和旅客的私人物品。除此之外,更加令人痛心疾首的是,遇难者几乎没有完整的尸身,残骸遍布。 对于这场事故,调查人员首先要确定的便是事故发生的原因。究竟是机组人员操作有误,还是飞机本身出了问题?因为不可能是天气原因,事故发生当天,天气没有任何反常情况。 为此,调查人员调取了机组人员的各项信息,发现他们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问题,符合航空公司所制定的标准。并且,这架飞机的飞行线路与飞行频率也没有任何异常。按理来说,这种情况下,飞机不该出现事故。 紧接着,在调查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,飞机上的黑匣子终于被找到。有关人员在识别黑匣子记录的内容时,遇到了些许困难,因为事故发生时,机组人员的对话声音很乱,并且还带有一些杂音,这使得一部分内容难以辨认。 而根据所能辨认的内容,根本没有办法确定这场空难发生的原因。 根据之前机组人员同机场的对话,当时机组汇报飞机情况时,提到飞机大幅度摆动。据此推断,这次空难的原因,很可能出在飞机本身。 于是,调查人员将注意力放在了飞机残骸上,希望从这里找到突破口。 紧接着,一部分调查人员马上开始搜寻散落的飞机的残骸。在经过一番搜寻拼接后,技术人员对这些收集起来的残骸进行了鉴定。同时,另一部分人员则去调查了飞机的维修记录。 在分析了各种鉴定结果后发现,飞机上的发动机和油箱都是正常的,并且,该飞机之前的维修记录也没有任何异常。一时间,事故调查找不到任何突破口。 就在迟迟找不到事故原因时,有人便开始为其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。一种说法突然流传开来,那就是这场空难跟一尊兵马俑有关。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空地上,有这么一尊兵马俑,他身披戎装,单膝跪地,强有力的臂膀把手上的弓拉满,瞄准天空。而他瞄准的方向,正是此次空难发生的地方。 众所周知,兵马俑是历史极为悠久的文物,因此,人们不可避免地为其加上了神秘滤镜。 而事实上,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这尊兵马俑只是一种仿制替代品,而非真正的兵马俑,将其摆放在机场是为了彰显当地特色与文化底蕴,而兵马俑指向空难位置,也只是一个摆放上的巧合。将其与空难联系在一起,实则是无稽之谈。 空难真实元凶揭秘 调查人员还是坚信可以从飞机残骸中找到答案,于是,重新对飞机残骸进行了更细致的检测与分析,这一次,终于找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重要线索,这个线索也直指空难发生真相。 飞机的自动驾驶仪安装座上有两个小插头,这两个插头有各自的颜色,一个是绿色的,一个是黄色的。两个插头虽不起眼,但均具有重要作用,并且各司其职。其中,绿色的插头控制飞机的副翼,黄色的插头控制航向舵。 然而,残骸中的这两个插头,却被插入了相反的位置,这就导致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,两个插头不断接收和传输着错误的飞行信息,这也就是飞机一开始发生抖动的原因。 对飞机有一定了解的人会清楚,当飞机起飞后,很容易受到外界气流的干扰,而被干扰的飞机就会偏离航线,这时,飞机上的阻尼器就会发挥作用,阻止飞机的偏离。 然而,当控制飞机副翼的插头与控制航向舵的插头互换位置之后,阻尼器便收不到正确的信息,因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,不仅如此,这种操作还直接导致了阻尼器的异常,加剧了飞机的抖动。 在将黑匣子那部分难以辨认的内容破译出来后,也更加佐证了插头位置调换就是这次空难的元凶。 将两个插头插错位置,这是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,因为两个插头在颜色上有着很大差异,只要不是色盲,都可以鉴别出来。但为什么这样简单的一个错误,一直到空难发生都没人发现呢? 事实上,当飞机在行驶过程中开始发生故障时,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插头的错误,并进行改正的话,这场空难或许是可以避免的。从机组人员角度来说,在面对飞机事故的时候,由于紧张和慌乱,根本不会考虑到这样的小错误。 追溯机场方面的责任时,航空公司立刻为此事做出反应,表示是公司老员工的失职。原来,该飞机之前进行过维修,而插头应该就是维修时调换了位置。 因为飞机确实很少出现问题,因而,相关人员在检查飞机时便应付了事,明明没有对这架维修过的飞机进行检验,却直接签字同意飞机起飞。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粗心与侥幸,导致了这场特大空难的发生。 从那之后,各大航空公司都引以为戒,对于飞机的检查严之又严、细之又细,对公司每位员工的要求也更加严格。 这场空难是一次血的教训,它并非是一次灵异事件,兵马俑致空难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迷信的猜测,当一系列数据摆到面前时,人们不得不承认,是人为的失误导致了这场悲剧!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杭州新媒体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